2024年第0卷第10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美国输液护理学会2024版《输液治疗实践标准》之居家输液治疗解读
    金蕾,曹秀珠,刘畅,赵林芳
    2024, 41(10):1-4.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4.10.001
    [摘要](162) [HTML](0) [PDF 998.74 K](638)
    摘要:
    居家输液治疗在国外已广泛应用,其在国内的需求日益凸显。本文对美国输液护理学会2024版《输液治疗实践标准》之新增标准“居家输液治疗”进行解读,包括居家输液治疗的适用人群、药物适应证、血管通路和给药方法的选择、居家输液相关风险的预防和管理、健康教育、跨专业沟通与合作,为我国居家输液治疗的开展提供参考。
    2  基于患者安全与临床安全视角对美国输液护理学会2024版《输液治疗实践标准》新增要点的解读
    吕春,曹洁,任凭,郭先娟,丁艳,高佩,高成菲,钱火红
    2024, 41(10):5-8.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4.10.002
    [摘要](332) [HTML](0) [PDF 983.44 K](284)
    摘要:
    2024年3月美国输液护理学会(Infusion Nurses Society,INS)发布了2024版《输液治疗实践标准》。该指南与先前发表的指南相结合,为临床输液治疗提供最新证据。本文重点解读2024版“患者安全与临床安全”新增要点,以帮助医务人员、患者与照护者等了解最新指南对临床实践的要求,为进一步规范我国输液实践技术,提升输液治疗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提供借鉴。
    3  乳腺癌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栓形成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徐芸,盛丽娟,张海燕,裴静,江守伟
    2024, 41(10):9-12.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4.10.003
    [摘要](81) [HTML](0) [PDF 1.20 M](181)
    摘要:
    目的 分析乳腺癌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为避免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栓提供参考。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中关于乳腺癌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栓形成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1月,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 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9篇文献,9938例乳腺癌患者。年龄≥60岁(OR=0.44,P=0.005)、体质量指数>24 kg/m2(OR=1.85,P=0.001)、硅胶导管材质(OR=0.75,P=0.040)、左侧置管(OR=1.23,P=0.040)、上臂输液港植入(OR=0.23,P=0.010)、蒽环类与紫杉类联合化疗方案(OR=1.95,P=0.030)、肿瘤临床分期Ⅲ~Ⅳ期(OR=0.53,P<0.001)、静脉血栓史(OR=3.24,P=0.030)、高凝状态(OR=2.43,P<0.001)、高血压史(OR=1.84,P=0.001)是乳腺癌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结论 医护人员应加强高危乳腺癌患者的管理,针对上述危险因素提前采取措施,以降低导管相关性血栓的发生率,提高其生活质量。
    4  危重症患者骨髓腔输液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田立杰,姜艳,罗明民,侯海龙,安志铭,蒋仲瑛
    2024, 41(10):13-16.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4.10.004
    [摘要](93) [HTML](0) [PDF 1.00 M](302)
    摘要:
    目的 总结危重症患者骨髓腔输液 (intraosseous infusion,IO)管理的最佳证据,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参考。方法 计算机检索相关指南网站及英国医学杂志最佳临床实践、Up To Date、Embase、Cochrane Library、PubMed、CINAHL、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关于危重症患者IO管理的指南、临床决策、证据总结、专家共识、系统评价,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12月。由2名研究人员独立筛选文献和质量评价,并根据主题提取、总结证据。结果 最终纳入10篇文献,包括1篇临床决策、3篇指南、2篇专家共识、3篇系统评价、1篇证据总结,形成骨髓腔通路建立时机及优势、类型及选择、并发症及预防、使用及培训等4个主题,共24条证据。结论 总结的危重症患者IO的最佳证据包括优势、适应证、禁忌症、并发症及培训等内容,可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依据。
    5  经上臂高位隧道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在血管通路困难老年患者中的应用
    郑燕芳,刘云娥,祝成红,汤海燕,王欢,杨亚坤,董水凤
    2024, 41(10):17-20.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4.10.005
    [摘要](71) [HTML](0) [PDF 994.44 K](179)
    摘要:
    目的 探讨经上臂高位隧道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 PICC)在血管通路困难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提升穿刺成功率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2021年1-10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在某院行超声引导下非隧道式PICC置管的老年血管通路困难患者43例为对照组,2021年11月至2022年8月,同法选取行超声引导下隧道式PICC置管的同类患者45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情况、随访6个月期间PICC相关并发症及非计划拔管率。结果 在术中情况比较中,观察组有41例(91.11%)一针穿刺成功,高于对照组的27例(62.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置管成功率、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渗血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随访6个月期间PICC相关并发症的比较中,观察组总并发症率为4.70%,低于对照组的1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观察组非计划拔管率为2.30%,低于对照组的17.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5)。结论 对于血管通路困难老年患者,经上臂高位隧道式PICC置管,可以提高一针穿刺成功率,维护方便,可降低导管滑脱率、减少非计划拔管及总并发症率。
    6  成人踝部和上臂无创血压值差值及其影响因素的Meta分析
    柳莎,孙新,唐玉华,孙梦洁,韩燕红,高盼
    2024, 41(10):21-25.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4.10.006
    [摘要](74) [HTML](0) [PDF 1022.74 K](187)
    摘要:
    目的 探讨成人踝部和上臂无创血压差值及其影响因素,为医护人员利用踝部血压对疾病进行早期筛查诊断及治疗时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SinoMed、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CINAHL数据库中关于研究成人踝部和上臂血压差异的自身对照试验,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3年6月6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利用澳大利亚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Joanna Briggs Institute,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2016)分析性横断面研究的质量评价工具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使用RevMan 5.3及Stata 15.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14篇文献,其中4篇国内文献、10篇国外文献,共20 275例研究对象。Meta分析结果显示,总体人群踝部与上臂收缩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MD=17.91 mmHg,P<0.001)(1 mmHg=0.133 kPa)。亚组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是踝臂收缩压差值异质性高的主要原因;测量顺序、测量部位(左侧或右侧)和年龄对踝臂收缩压差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心血管系统疾病组的踝臂收缩压差值较低(WMD=9.48 mmHg,P=0.005),终末期肾病组的踝臂收缩压差值较高(WMD=35.53 mmHg,P<0.001)。结论 建议成人仰卧位时正常踝部收缩压阈值为108~158 mmHg。临床参考该值时,应注意考虑患者的性别、疾病等影响因素,未来需要更多高质量的原始研究以得出更有力的结论。
    7  护士工作场所语言暴力的概念分析
    齐建伟,陈丽娟,陈宇露,赵庆华
    2024, 41(10):26-30.
    [摘要](90) [HTML](0) [PDF 1020.97 K](218)
    摘要:
    目的 分析并阐明护士工作场所语言暴力的概念内涵,为开发相应的测评工具、开展干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CINAHL、Embase、Web of Science和PsycINFO 数据库中护士工作场所语言暴力的相关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8月。应用Walker和Avant概念分析法对纳入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护士工作场所语言暴力包括工作关系、言语性、伤害性等3个概念属性;前因包括施暴者因素、工作环境因素、政策及医院管理因素;后果包括影响护士的身心健康、影响护理质量及患者安全、影响护理队伍的稳定性。结论 通过概念分析明确了护士工作场所语言暴力的概念属性,未来研究可结合护士工作场所语言暴力的概念内涵,对其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研究。
    8  时型及社会时差对轮班护士体质量指数的影响
    朱泓旭,许毅,陈婧,李霜,阎妍
    2024, 41(10):31-35.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4.10.008
    [摘要](62) [HTML](0) [PDF 1018.28 K](152)
    摘要:
    目的 探讨时型和社会时差对轮班护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的影响,为护理管理者制订轮班护理人员BMI管理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23年7-8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西南地区5所纬度相近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的429名轮班护士为研究对象。以轮班人员慕尼黑时型测定工具、晨晚型量表及BMI测定等对其调查。结果 不同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时型和社会时差等的轮班护士,其BMI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控制混杂因素后,时型和社会时差对轮班护士BMI影响的主效应及交互作用显著(F时型=51.16,P时型<0.01;F社会时差=68.02,P社会时差<0.01; F交互=51.48,P交互<0.01)。 不同时型下,社会时差对轮班护士BMI水平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社会时差时,时型对轮班护士BMI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时型和社会时差共同影响轮班护士BMI水平,建议考虑以两者交互关系为理论依据,针对轮班护士BMI水平管理采取干预,进而改善轮班护士代谢紊乱。
    9  心血管内科病房低年资护士晚夜班经历心源性猝死事件成长体验的质性研究
    周丽华,鲍志鹏,蒋宏粉,周燕,何英
    2024, 41(10):36-39.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4.10.009
    [摘要](80) [HTML](0) [PDF 983.50 K](206)
    摘要:
    目的 探讨心血管内科病房低年资护士晚夜班经历猝死事件的成长体验,以期为制订相关支持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以目的抽样法选取2024年1-4月南京3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经历过心源性猝死事件的低年资护士12名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并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 结果 共提炼出事件冲击与复盘反思、心理调适与应对策略、职业成长与专业能力强化、认知转变与生涯规划重塑等4个主题。结论 医疗机构及护理管理者应重视心血管内科低年资护士晚夜间经历心源性猝死事件的成长体验,并给予支持性干预与指导。
    10  手术室护士参与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实践体验的质性研究
    郭威,赵文婷,孙沛,商临萍
    2024, 41(10):40-43.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4.10.010
    [摘要](66) [HTML](0) [PDF 994.03 K](221)
    摘要:
    目的 探究手术室护士参与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实践体验和观点,为制订针对性干预措施以及质量改进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2022年10月至2023年5月,采用目的抽样结合滚雪球抽样法选择山西省5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的手术室护士20名为研究对象,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方法对其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运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 共确定了参与态度——个体认知、情感与知识因素,主观规范——组织环境因素,知觉行为控制——个人感知因素等3个主题和11个亚主题。结论 手术室护士参与围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实践受限于认知态度、知识水平、组织环境和自我效能,受益于责任心和求知欲。未来需加强政策支持,注重能力培养,促进手术室护士在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并遏制多重耐药性等长远效应。
    11  三级甲等医院护理研究生临床工作职业成功感现状及影响因素
    柳梦,董巧亮,陈丹
    2024, 41(10):44-47.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4.10.011
    [摘要](108) [HTML](0) [PDF 988.78 K](270)
    摘要:
    目的 了解三级甲等医院护理研究生临床工作职业成功感的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制订针对性的干预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2023年4-6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湖南省3所三级甲等医院临床工作的护理研究生247名为研究对象,采用职业生涯成功量表(career success scale,CSS)、个人职业生涯规划量表(individual career management,ICM)、职业召唤量表(calling scale-12,CS-12)等对其进行调查。结果 临床工作的护理研究生CSS、ICM、CS-12总分分别为(36.92±8.87)分、(40.05±7.74)分、(41.70±10.09)分,不同年龄、性别、学历、职称、工作年限、月收入满意度、平均每月夜班数、是否有进修经历、每年平均发表论文数、是否曾参加过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临床工作护理研究生,其CSS总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SS总分与CS-12总分和ICM总分均呈正相关(r=0.644,r=0.712,均P<0.01)。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职业召唤、工作年限是护理研究生临床工作职业成功感的主要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三级甲等医院护理研究生临床工作职业成功感处于中等水平。护理管理者可从加强职业规划培训、提升职业召唤水平和提供更多的发展与晋升机会等方面,提升其职业成功感水平。
    12  简体中文版老年人身体复原力量表的修订及信效度检验
    李佳欣,柳杰,刘子薇,王莹莹,尚娅萌,栗跃歌,刘芳丽
    2024, 41(10):48-51.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4.10.012
    [摘要](90) [HTML](0) [PDF 995.90 K](364)
    摘要:
    目的 修订繁体版老年人身体复原力量表(physical resilience instrument for older adults,PRIFOR),并在老年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中进行信效度检验,以期为老年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身体复原力评估提供有效测量工具。方法 通过专家咨询和预调查对繁体版PRIFOR进行修订,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河南省2所三级甲等医院的老年膝骨性关节炎患者398名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评价简体中文版PRIFOR的信度和效度。结果 简体中文版PRIFOR包含16个条目,条目内容效度指数0.833~1.000,量表内容效度为0.906;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3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2.526%;验证性因子模型拟合度较好;与Barthel指数量表的相关系数为0.730(P<0.01)。量表总Cronbach’s α系数为0.935,总折半信度为0.895,重测信度为0.926。结论 简体中文版PRIFOR信度效度较好,适用于我国老年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身体复原力的评估。
    13  社区老年人跌倒风险感知潜在剖面分析及影响因素研究
    张海燕,于卫华,张利,徐芳芳
    2024, 41(10):52-56.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4.10.013
    [摘要](90) [HTML](0) [PDF 1.07 M](284)
    摘要:
    目的 分析社区老年人跌倒风险感知的潜在剖面类别及影响因素,为制订老年人安全活动方案从而降低跌倒风险提供参考。方法 2023年2-8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合肥市3个社区的常住老年人423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跌倒风险感知量表、老化态度问卷、智力状态量表、修订版跌倒效能量表、体能状况量表和焦虑抑郁量表对其进行调查。运用潜在剖面分析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不同剖面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社区老年人跌倒风险感知分为低跌倒风险感知型、中度跌倒风险感知型和高跌倒风险感知型3个潜在剖面类别,其影响因素包括锻炼爱好、健康自评、身体活动功能、老化态度、焦虑抑郁、跌倒效能等(均P<0.05)。结论 社区老年人跌倒风险感知存在异质性,医护人员应根据社区老年人跌倒风险感知不同剖面的分类特征,制订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降低跌倒风险。
    14  基于接纳承诺疗法的癌症患者死亡焦虑虚拟现实技术干预方案的构建与初步应用
    陈付蓉,欧美军,夏婉婷,肖芷蕊,燕梦瑶,许湘华
    2024, 41(10):57-61.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4.10.014
    [摘要](64) [HTML](0) [PDF 1010.29 K](253)
    摘要:
    目的 基于接纳承诺疗法(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ACT) 构建癌症患者死亡焦虑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技术的干预方案并初步应用,为改善癌症患者死亡焦虑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文献回顾、相关指南与专家共识,利用VR技术,基于ACT及研究小组前期调查结果等制订方案初稿,通过2轮德尔菲专家咨询形成最终干预方案。2023年11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湖南省某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门诊或住院的初诊癌症患者12例为研究对象,以信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每组6例。干预组在常规心理护理基础上,线下一对一进行基于ACT的癌症患者死亡焦虑VR干预,1次/周,35~45 min/次,共8周。住院期间的对照组患者,在其病房中进行常规心理护理,若已出院则通过电话进行,均1次/周,35~45 min/次,共8周。干预前后采用中文版Templer死亡焦虑量表、接纳与行动问卷第2版、中文版生命意义感量表等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估。结果 最终干预方案包括8个项目及39项干预措施。经过8周干预,观察组患者死亡焦虑与经验性回避得分均低于对照组,而生命意义感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基于ACT的癌症患者死亡焦虑VR干预方案科学可靠,可改善癌症患者的死亡焦虑。
    15  基于循证的老年心力衰竭住院患者容量管理变革策略研究
    戴薇,孙倩倩,夏颖,徐南娇,徐迪,佘成萍,侯婷婷
    2024, 41(10):62-65.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4.10.015
    [摘要](54) [HTML](0) [PDF 996.89 K](314)
    摘要:
    目的了解老年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HF)患者容量管理证据临床应用现状,分析循证实践中的障碍因素及促进因素,为临床证据转化提供参考。方法检索国内外数据库及指南网站关于老年HF患者容量管理的临床决策、指南、专家共识、证据总结、系统评价,评价和汇总最佳证据,建立审查指标。根据基线审查结果分析障碍因素,制订行动策略。结果共纳入8篇文献,形成20条证据,制订18条审查指标,12条审查指标执行率<60%。障碍因素主要为缺乏容量管理标准化流程和评估工具、低年资医护人员依从性差、老年患者缺乏容量管理知识等。结论老年HF患者容量管理证据与临床实践存在一定差距,应全面评估障碍因素及促进因素,采取变革策略,促进证据转化。
    16  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住院期间康复训练体验的质性研究
    陈伟仙,金晓红,陈曦,张瑶,王均正,刘菲
    2024, 41(10):66-69.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4.10.016
    [摘要](72) [HTML](0) [PDF 989.31 K](430)
    摘要:
    目的了解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住院期间康复训练的体验,为制订规范化的院内外康复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法,以目的抽样法选取2023年9-10月在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骨科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年龄≥65周岁)13例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运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住院期间康复训练体验可归纳为患者满意关节功能改善与运动恐惧并存、患者对康复训练的感知呈动态变化、患者呈现多样的康复训练支持需求等3个主题。结论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应尽早训练以改善关节功能;医护人员应注重患者院内到院外的过渡护理,加强患者负性情绪评估;管理者应根据实际情况提供科学安全的康复方案。
    17  基于运动处方的儿童青少年髌骨脱位术后康复训练体验的现象学研究
    范家莉,方继红,姚小燕,张月影,张思成,郭正
    2024, 41(10):70-73.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4.10.017
    [摘要](69) [HTML](0) [PDF 987.40 K](164)
    摘要:
    目的 了解儿童青少年髌骨脱位术后以运动处方为基础的康复训练体验和需求,为制订相关康复护理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以目的抽样法选取 2023年7- 9月安徽省某儿童专科医院骨科髌骨脱位手术治疗出院的13例儿童青少年(10~16岁)进行半结构式访谈,根据 Colaizzi 7步分析法对资料整理分析。结果 康复训练体验的可归纳为 3个主题,即肯定以运动处方为基础的康复训练的益处(强化训练动机、降低锻炼不舒适感的自我预期、肯定康复训练效果)、训练期间面临多种挑战(康复效果低于自我康复期望、训练中的枯燥乏味、训练与学习的时间冲突)、康复训练的需求(趣味运动处方的需求、远程智能康复的需求)。结论 康复护理团队应该根据儿童青少年个体现状和成长阶段,调动外界支持,整合人工智能和信息化,提供智能康复终端系统,满足全周期康复训练管理需求,促进康复。
    18  基于CiteSpace的军队岛礁医院相关研究热点的可视化分析
    唐淑慧,肖瑛,席惠君,祁智
    2024, 41(10):74-77.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4.10.018
    [摘要](57) [HTML](0) [PDF 1.15 M](135)
    摘要:
    目的 分析国内外军队岛礁医院相关研究的研究热点及研究趋势,为我国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及Web of Science等中英文数据库中有关军队岛礁医院医疗保障相关研究,运用Citespace 6.3.R1软件进行信息挖掘和可视化分析。结果 共纳入350篇中文及20篇外文文献。国内研究热点及前沿是岛礁医院/岛礁各类人员的医疗、健康问题及其应对方式;国外研究相对较少,研究热点为自然灾害下的医疗救援。结论 军队岛礁医院国内外存在差异,我国军队岛礁医疗保障研究处于初级阶段,以经验分享及调查研究为主,未来研究者可加强干预性研究。
    19  家族聚集性肝癌患者子女心理体验的现象学研究
    张倩文,王艳晖,岳仙,郑瑞双
    2024, 41(10):78-81.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4.10.019
    [摘要](73) [HTML](0) [PDF 979.84 K](139)
    摘要:
    目的了解家族聚集性肝癌患者子女的心理体验,为提供针对性护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运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2023年1月至2024年4月以目的抽样法选取天津某三级甲等专科医院家族聚集性肝癌患者的子女16名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深入访谈,采用主题分析法进行归纳分析并提炼主题。结果共提炼出多源负性心理体验、预防家族聚集性肝癌的策略、综合支持需求等3个主题和12个亚主题。结论家族聚集性肝癌患者子女心理负担较重,存在多种需求;医护人员应关注其心理体验与需求,采取多渠道、多途径的综合干预策略及措施,帮助其缓解心理压力。
    20  儿童肝移植受者父母家庭复原力现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王贝贝,奚慧琴,陆晔峰,任雪飞,王艳
    2024, 41(10):82-86.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4.10.020
    [摘要](66) [HTML](0) [PDF 1011.52 K](214)
    摘要:
    目的 探讨儿童肝移植受者父母家庭复原力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订相关家庭干预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23年5-8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在上海某院肝脏外科行儿童肝移植术后坚持定期随访的儿童肝移植受者父母216例为调查对象,采用家庭复原力评估量表、Zarit照顾者负担量表和过渡期护理质量测评量表等对其进行线上问卷调查。结果 儿童肝移植受者父母家庭复原力、照顾者负担、过渡期护理质量评分分别为(134.56±24.04)分、(26.90±5.71)分、(56.56±9.14)分。不同移植术后并发症种数、移植术后因并发症住院次数、照护者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照护者工作状态、家庭类型以及是否获公益基金资助的儿童肝移植受者父母家庭复原力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患儿父母家庭复原力与过渡期护理质量呈正相关(r=0.771,P<0.001);与照护者负担呈负相关(r=-0.231,P<0.001)。家庭月收入、父母工作状态、照顾负担、过渡期护理质量是儿童肝移植受者父母家庭复原力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儿童肝移植受者父母家庭复原力处于中上水平,需加强关注低家庭月收入、父母无工作、照顾负担重及低过渡期护理质量的患儿家庭,采取针对性措施以提高其家庭复原力水平。
    21  基于潜在剖面分析的脑卒中患者夫妻二元应对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张鹏博,李婷,梅永霞,张振香
    2024, 41(10):87-91.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4.10.021
    [摘要](79) [HTML](0) [PDF 1.16 M](198)
    摘要: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与配偶照顾者二元应对的潜在类别,并分析各类别在人口学资料、疾病相关资料上的差异,为医护人员制订个性化二元应对干预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2021年4-12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郑州市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神经内科202对脑卒中患者夫妻为研究对象,以二元应对量表、改良Rinkin评分等对其调查。使用潜在剖面分析脑卒中患者夫妻二元应对的潜在类别,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潜在类别的影响因素。结果 脑卒中患者与其配偶照顾者的二元应对总分分别为(126.50±16.37)分、(128.15±17.85)分;存在4种类型,即夫妻均高水平应对组(24.8%)、夫妻均中水平应对组(51.5%)、照顾者中水平-患者低水平应对组(15.3%)、患者中水平-照顾者低水平应对组(8.4%)。4个潜在类别在脑卒中患者年龄、文化程度、患者预后和配偶照顾者年龄、文化程度、有无共同照顾者以及患者与照顾者的感情状态和婚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照顾者年龄、夫妻感情状态、有无共同照顾者是脑卒中夫妻二元应对潜在类别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脑卒中患者夫妻二元应对存在异质性,医护人员应更加重视年轻照顾者、夫妻感情状态一般和有共同照顾者的脑卒中夫妻的二元应对评估和干预。
    22  感恩干预在癌症患者中应用的范围综述
    赵静怡,郭瑜洁,阙文倩,蒯本鑫,石悦
    2024, 41(10):92-95.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4.10.022
    [摘要](123) [HTML](0) [PDF 1015.13 K](262)
    摘要:
    目的 系统分析感恩干预在癌症患者中应用的相关研究,探究感恩干预的基本内容、结局指标及效果,为相关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根据范围综述研究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INAHL、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万方、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多个国内外数据库中癌症患者感恩干预相关研究,筛选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5月。提取文献中的具体信息,主要包括发表时间、干预方法、干预时长、结局指标等。结果 最终纳入21篇文献。感恩干预类型主要包括感恩叙事和感恩互动两大类,其对癌症患者的感恩水平、心理状态、生命质量、生理健康状况和治疗依从性具有积极影响。结论 感恩干预具有整体性、综合性和有效性。未来研究应注重探索最佳的感恩干预方案、制订统一规范的评价体系,依据患者病情和心理状况,提出科学规范的干预方案。
    23  癌症患者家属视角下安宁疗护质量评估工具的系统评价
    褚云怡,张家馨,贺泽翻,郭颖英,江子芳
    2024, 41(10):96-100.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4.10.023
    [摘要](69) [HTML](0) [PDF 1.11 M](262)
    摘要:
    目的 系统评估癌症患者家属视角下安宁疗护质量评估工具的测量学特性及方法学质量,为医护人员选择高质量的评估工具提供循证依据。 方法 系统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INAHL、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癌症患者家属视角下安宁疗护质量评估工具的相关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12月8日。使用基于共识的健康测量工具选择标准评定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及评估工具的测量学特性,形成最终的推荐意见。结果 共纳入14篇文献,涉及5个评估工具,分别为照护评估量表(care elevation scale,CES)、照护评估量表2.0版(care evaluation scale version 2.0, CES 2.0)、良好死亡清单(good death inventory,GDI)、患者家属满意度问卷(family satisfaction with advanced cancer care-2,FAMCARE-2)、临终照护评估工具(care of the dying evaluation,CODE)。其中,GDI、FAMCARE-2、CODE为B级推荐;CES为C级推荐,CES 2.0为A级推荐。 结论 经综合评定后,CES 2.0可被暂时推荐使用,但仍需进一步验证其测量学特性。
    24  认知刺激干预失智症患者有效性的系统评价再评价
    郭军,麻琦,龚怡琳,王玲
    2024, 41(10):101-105.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4.10.024
    [摘要](62) [HTML](0) [PDF 1012.96 K](160)
    摘要:
    目的 通过系统评价再评价,综合评估认知刺激(cognitive stimulation,CS)干预失智症患者有效性的证据,为照护者提供依据。方法 检索Cochrane Library、Joanna Briggs Institute、PsycInfo、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INAHL、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以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集CS干预失智症患者的系统评价。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24年8月26日。采用AMSTAR 2(assessment of multiple systematic reviews 2)和GRADE(grades of recommendations assessment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系统分别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和证据质量评价。结果 共纳入9篇系统评价。方法学质量评价结果显示,2篇为高级质量、1篇为中级质量、3篇为低级质量、3篇为极低级质量。证据质量评价的结果显示,6个结局指标33条证据体中,3条为高质量、14条为中质量、10条为低质量、6条为极低质量。结论 CS能改善失智症患者的认知功能、生活质量和社会互动,但对神经精神症状、情绪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干预效果仍需进一步验证。
    25  巨大胃肠间质瘤并发非胰岛细胞肿瘤性低血糖患者一例的护理
    潘艳丽,胡佳佳,杨丽
    2024, 41(10):106-108.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4.10.025
    [摘要](69) [HTML](0) [PDF 953.53 K](120)
    摘要:
    总结1例巨大胃肠间质瘤患者并发非胰岛细胞肿瘤性低血糖患者的护理经验。该例患者因低血糖意识不清入院,经多学科协作,采用数字化血糖监测和管理,结合中西医治疗策略,有效控制了其低血糖症状和腹胀问题。护理措施主要包括:高频次血糖监测以及时发现低血糖反应,遵医嘱调整药物治疗方案以稳定血糖水平,并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缓解患者的腹胀并提高其舒适度。经过积极治疗与护理,该例患者低血糖发作显著减少,营养状况得到改善,病情稳定后转至当地医院继续治疗。该患者的救治过程中,多学科协作在处理罕见副肿瘤综合征中十分重要,可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
    26  进展期胰腺癌术中近距离放疗后并发胃瘫患者30例的营养管理
    刘美伶,王静,李放,唐小丽,赵亚,张丽霞
    2024, 41(10):109-112.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4.10.026
    [摘要](102) [HTML](0) [PDF 980.28 K](205)
    摘要:
    总结进展期胰腺癌术中近距离放疗后并发胃瘫患者30例的营养管理临床经验与成效,旨在为临床营养护理提供参考。护理重点为早期评估胃瘫患者营养不良、个体化营养教育、选择合适的营养通道、分阶段动态实施营养治疗及促进胃肠动力恢复。30例患者经精心护理后,在(3.4±0.38)周后恢复胃动力,体质量维持稳定,患者主观整体评估量表(patient-generated subjective globe assessment,PG-SGA)评分均≤5分;白蛋白、前白蛋白较前明显升高,营养状况明显改善,均顺利出院。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