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42卷第4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急诊护理专家共识
    2025, 42(4):1-5.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5.04.001
    [摘要](35) [HTML](0) [PDF 935.99 K](19)
    摘要: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具有发病急、病情变化快、病死率高等特点,是心血管疾病的常见急症之一。急诊护理在ACS患者救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急诊护理专家共识》从ACS类型、识别和评估、急救原则、护理等方面进行全面阐述,以期为ACS患者急诊护理提供指导依据。
    2  赋能理论下老年痴呆患者照顾者支持性照护需求的质性研究
    项芹,施雁,陆梅,程宇晗,王莉
    2025, 42(4):6-9.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5.04.002
    [摘要](19) [HTML](0) [PDF 911.50 K](19)
    摘要:
    目的 了解老年痴呆患者照顾者支持性照护需求和外部支持的“赋能差”。 方法 2024年9-11月,目的抽样法选取上海市12名老年痴呆患者照顾者和12名医护人员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基于赋能理论、利用主题分析法和配对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和提炼主题。 结果 共归纳出3个主题:健康照护的迫切需求与专业指导力量薄弱、情感慰藉的深切渴望与支持性干预资源匮乏、社会支持需求的广泛性与供给资源嵌入受阻。 结论 照顾者支持性照护的内部需求强烈,而外部支持不足,可统筹个人、家庭和社会3个维度赋能,提高照顾者支持在社会服务体系中的可见度和优先级,提升老年痴呆患者及照顾者的生活质量 。
    3  农村空巢老年人心理健康潜在剖面分析及影响因素研究
    苏红,周郁秋,王丽娜,李棋
    2025, 42(4):10-13.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5.04.003
    [摘要](31) [HTML](0) [PDF 923.62 K](9)
    摘要:
    目的 识别农村空巢老年人心理健康潜在类别,探讨不同类别的影响因素。 方法 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选取黑龙江省350例农村空巢老年人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老年心理健康问卷、Lubben社会网络量表对其进行调查。以老年人心理健康问卷5个外显指标进行潜在剖面分析。通过单因素分析、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潜在类别的影响因素。 结果 农村空巢老人心理健康分为3个潜在类别,即低自我认识-低人际交往组、低情绪体验-低认知功能组、高适应能力-高心理健康组,其影响因素包括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家庭网络及朋友网络(均P<0.05)。 结论 农村空巢老年人心理健康可分为3个潜在类别,应根据不同潜在类别影响因素进行个体化干预,以提高农村空巢老年人的心理健康。
    4  农村老年肌少症患者社会隔离现状的调查研究
    万梦姣,刘延锦,徐慧萍,时慕华,李慧景,孙义芳,王鑫
    2025, 42(4):14-17.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5.04.004
    [摘要](11) [HTML](0) [PDF 935.95 K](4)
    摘要:
    目的 调查农村老年肌少症患者社会隔离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订干预措施提供参考。 方法 2023年5-7月,便利抽样法选取郑州市白寨镇4个行政村的236例老年肌少症患者研究对象,采用Lubben社会网络量表、简易体能状况量表、修订的疲劳影响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等对其进行调查。 结果 老年肌少症患者社会隔离得分为(11.43±4.30)分,家庭隔离得分为(6.42±2.34)分,朋友隔离得分为(4.99±2.60)分,社会隔离、家庭隔离、朋友隔离发生率分别为37.3%、30.5%、37.7%;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居住方式、子女情况、睡眠、抑郁、疲劳、躯体功能和生活空间水平是其社会隔离的影响因素(均P<0.05)。 结论 农村老年肌少症患者社会隔离发生率较高,医护人员应重点关注此类人群,针对其影响因素制订干预措施,改善患者社会隔离现状,延缓肌少症的发展。
    5  基于COSMIN指南对老年人口腔衰弱评估工具的系统评价
    赵慧敏,周子月,李鸿雁,聂优爱,孔令磷,费杨,田紫薇,梁丽霞
    2025, 42(4):18-21.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5.04.005
    [摘要](15) [HTML](0) [PDF 927.98 K](1)
    摘要:
    目的 系统评价老年人口腔衰弱(oral frailty,OF)评估工具,为选择合适的OF评估工具提供参考。 方法 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INAHL、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采用基于共识驱动的健康测量工具选择标准(consensus-based standards for the selection of health measurement instrument,COSMIN)指南对纳入研究进行评价。 结果 本文共纳入9项研究,包括7个英文测评工具及2个中文版工具。1个工具内容效度和内部一致性均为充分,为A类推荐;6个工具均没有“任何等级证据证明内容效度充分,且内部一致性充分(至少为低质量证据)”,为B类推荐;2个工具由于有高质量的证据证明其内部一致性的不充分,为C类推荐。 结论 未来研究者应遵循COSMIN指南,规范开发流程,完善测量属性报告,开发并验证适合我国老年人OF的本土化评估工具,为OF的识别与管理提供科学可靠的工具。
    6  失能老人家庭照顾者积极感受的潜在类别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牛雨田,柏晓玲,楼婷,余娜,杨曾桢,黄婧靓
    2025, 42(4):22-25.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5.04.006
    [摘要](19) [HTML](0) [PDF 970.00 K](6)
    摘要:
    目的 分析失能老人家庭照顾者积极感受的潜在类别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便利抽样法选取贵阳市某社区内的182名失能老人家庭主要照顾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照顾者积极感受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等对其进行调查。采用潜在类别分析、单因素分析和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探索家庭照顾者积极感受的潜在类别及其影响因素。 结果 失能老人家庭照顾者的积极感受分为3个潜在类别:高水平积极感受组(35.71%),高自我肯定-低生活展望组(23.63%)和低水平积极感受组(40.66%)。照顾者的性别、与失能老人的关系和照顾者的应对方式是积极感受潜在类别的预测因素(均 P<0.05)。 结论 失能老人家庭照顾者的积极感受具有明显的群体差异性。医疗卫生保健工作者应根据不同潜在类别家庭照顾者的积极感受特征,制订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7  妊娠合并抗磷脂综合征患者患病体验的质性研究
    黄娟,高伟,饶琳,陆佳
    2025, 42(4):26-29.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5.04.007
    [摘要](8) [HTML](0) [PDF 931.32 K](3)
    摘要:
    目的 了解妊娠合并抗磷脂综合征(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APS)患者的疾病感受与体验,以期为临床护理干预提供参考。 方法 2023年1-3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门诊就诊的妊娠合并APS的孕妇为研究对象。采用现象学研究法及Colaizzi 7步分析法进行访谈资料的分析。 结果 妊娠合并APS患者的疾病体验可归纳为3个主题:困难与挑战并存、预防复发性流产的应对方式以及自我成长。 结论 妊娠合并妊娠合并APS患者的情绪负担较大,但其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获得了心理成长,医护人员应给予更多支持,以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8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夫妻心理体验与调适质性研究的Meta整合
    周楠,顾炜,智诗涵,张丽红,王萌,经晓宇
    2025, 42(4):30-33.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5.04.008
    [摘要](11) [HTML](0) [PDF 1.29 M](3)
    摘要:
    目的系统整合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治疗夫妻的心理体验与调适,为夫妻二元健康管理提供证据。 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CINAHL、Embase、Scopus、Oivd、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中关于IVF-ET治疗夫妻心理体验与调适的质性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12月31日,按照澳大利亚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Joanna Briggs Institute,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进行文献方法学质量评价,采用汇集性整合的方法对结果进行Meta整合。 结果纳入15篇文献,提炼出31个结果,归纳为9个类别,形成4个整合结果:获得的积极感受和社会支持、面临的身心压力和社会挑战、夫妻采取多种方式应对治疗压力、夫妻关系经过调适发生变化。 结论加强以夫妻二元为中心的IVF-ET治疗全周期健康管理,重视夫妻治疗不同阶段的心理体验,提升夫妻积极应对与调适,完善社会文化和医疗支持体系,进而改善治疗结局和夫妻婚姻质量。
    9  基于自我决定理论育龄期男性癌症患者生育忧虑干预方案的构建与应用
    冯圣雅,高蓉,翟林君,刘蓉,郑洁,张淑青,李铮
    2025, 42(4):34-38.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5.04.009
    [摘要](12) [HTML](0) [PDF 959.84 K](1)
    摘要:
    目的 构建育龄期男性癌症患者生育忧虑的干预方案,探讨其应用效果,以减轻患者生育忧虑。 方法 根据文献检索、质性访谈及研究小组前期调查结果制订方案初稿,通过2轮德尔菲专家函询形成最终干预方案。便利抽样法选取太原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肿瘤科住院的40例育龄期男性癌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育龄期男性癌症患者生育忧虑干预方案,采用癌症后生育忧虑量表-男性版、生育生活质量问卷等对其进行调查。 结果 干预后,两组生育忧虑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1个月两组生育忧虑、生育生活质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育龄期男性癌症患者生育忧虑干预方案具有可靠性和可行性,可有效缓解患者生育忧虑,提高生育生活质量。
    10  单胎妊娠妇女出生满意度和心理弹性在妊娠压力和产后压力间的中介作用
    王艳驰,张凤,徐旭娟
    2025, 42(4):39-42.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5.04.010
    [摘要](8) [HTML](0) [PDF 997.33 K](1)
    摘要:
    目的 探讨单胎妊娠妇女出生满意度和心理弹性在妊娠压力和产后压力间的链式中介作用,为采取针对性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便利抽样法选取南通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门诊就诊的635名孕晚期女性为研究对象,采用妊娠压力量表、康诺-戴维森弹性量表,生育满意度量表-修订指标、产妇产后压力量表对其进行调查,并进行中介效应分析。 结果 单胎妊娠妇女产后压力总分与妊娠压力总分呈正相关(r=0.423),与出生满意度得分(r=-0.342)、心理弹性总分(r=-0.355)均呈负相关(均P<0.001)。妊娠压力对产后压力的直接效应为8.709,出生满意度和心理弹性均在妊娠压力与产后压力间起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值为1.703和2.389。二者连续路径起链式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值为0.407。 结论 妊娠压力可直接或通过出生满意度和心理弹性间接作用于单胎妊娠妇女产后压力,医护人员应采取干预措施提高其出生满意度和心理弹性,降低产后压力。
    11  妊娠期糖尿病血糖监测相关指南的系统评价
    王惠仪,邢年路,周英凤,吴晓臣,陈姝宇
    2025, 42(4):43-48.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5.04.011
    [摘要](17) [HTML](0) [PDF 983.74 K](2)
    摘要:
    目的系统评价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血糖监测相关指南, 比较各指南推荐意见的异同,为GDM患者规范化血糖监测提供依据。 方法系统检索国内外指南网、糖尿病和妇产科相关专业协会网站及期刊数据库,检索时限为2009年1月至2023年12月。2名研究者采用临床指南研究与评价工具Ⅱ对指南进行质量评价,汇总分析各指南推荐意见并比较异同。 结果最终纳入26篇指南,整体质量较高,其中15篇为A级、8篇为B级、3篇为C级;共提取171条推荐意见,其中62条推荐意见标注了推荐强度及证据等级、61.3%的推荐意见为弱推荐、77.4%证据等级为低或极低;整合后形成22条推荐意见,包括妊娠期、分娩期及产后3个阶段的血糖监测频次、时机和血糖目标值;不同指南对血糖监测频次及血糖目标值的推荐存在明显差异。 结论 GDM血糖监测相关指南的方法学质量较高,但推荐意见所依据的证据等级多为低或极低,且不同指南在血糖监测方面的推荐存在明显差异。建议未来开展GDM血糖监测相关高质量研究,对不同目标人群的血糖监测频次、目标值提供科学的决策建议。
    12  产后抑郁网络认知行为治疗实施中护士的角色与功能:一项质性研究
    潘靖宇,张海娟,王涌,林嫦梅,肖桂华,陆虹
    2025, 42(4):49-52.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5.04.012
    [摘要](6) [HTML](0) [PDF 917.80 K](1)
    摘要:
    目的 探讨产后抑郁网络认知行为治疗实施中护士的角色与功能。 方法 2024年9-10月,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方法,通过目的抽样法选取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精神科、妇产科、心理科以及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5名医护人员为研究对象,开展半结构式访谈,使用主题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和主题提炼。 结果 产后抑郁网络认知行为治疗实施中护士的角色与功能共提炼出5个主题:网络心理健康服务提供者,云端心理支持者与赋能者,在线社区心理护理提供者,人智协同心理健康管理者以及护士角色发展的实现条件。 结论 护士以多维角色参与产后抑郁网络认知行为治疗的全链条实施,通过人智协同以及护理人才的系统规划和有序培养,共同为孕产妇提供数智化时代的高质量产后心理健康服务。
    13  临床护士专业自我概念在护理工作环境和护理缺失间的中介效应
    梅爱英,陈曦,韩斌如
    2025, 42(4):53-56.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5.04.013
    [摘要](12) [HTML](0) [PDF 924.08 K](2)
    摘要:
    目的 探讨临床护士专业自我概念在护理工作环境和护理缺失间的中介效应。 方法 便利抽样法选取北京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的420名临床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护士专业自我概念量表、护理工作环境量表和护理缺失量表对其进行调查,并进行中介效应分析。 结果 临床护士专业自我概念得分为(6.37±0.87)分,护理工作环境得分为(3.13±0.38)分,护理缺失得分为(4.63±0.35)分;三者均呈正相关(均P<0.001);结果显示,总效应值为0.431,工作环境对护理缺失的直接效应显著(β=0.280,95% CI:0.185~0.375,P<0.001),专业自我概念在护理工作环境与护理缺失间起部分中介(β=0.151,95% CI:0.092~0.214,P<0.001),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35.03%。 结论 护理工作环境和护士专业自我概念以及护理缺失三者具有相关性,专业自我概念可部分中介护理工作环境对护理缺失的影响,通过引导护士增加专业自我概念,有利于减少护理缺失的发生。
    14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心理社会适应变化轨迹潜在类别及影响因素分析的纵向研究
    李玉梅,顾艳荭,王洋,汪莉莉
    2025, 42(4):57-61.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5.04.014
    [摘要](17) [HTML](0) [PDF 1015.06 K](2)
    摘要: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患者急性住院期至出院后6个月心理社会适应变化轨迹,分析其影响因素。 方法 2023年2-7月,便利抽取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180例IS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疾病心理社会适应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在患者急性住院期间进行调查,并于出院后1、3、6个月追踪随访其心理社会适应。采用潜类别增长模型识别患者心理社会适应变化轨迹潜在类别,通过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因素。 结果 共识别出IS患者4种心理社会适应变化轨迹类别,分别为持续高心理社会适应组(10.0%)、中心理社会适应-改善组(41.1%)、低心理社会适应-进展组(37.8%)和持续低心理社会适应组(11.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急性住院期生活自理能力、性格类型和社会支持是不同轨迹的影响因素(均P<0.05)。 结论 IS患者心理社会适应变化轨迹存在群体异质性,医护人员应关注性格内向、年龄大、急性住院期生活自理能力较差患者,给予及时心理社会适应评估与针对性干预措施,促进患者早日适应社会生活。
    15  数字健康技术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慢性病健康管理的应用——以糖尿病、高血压为例
    周佳坤,张明哲,陈恩琳,莫丰菱,庄泽明,张莉芳
    2025, 42(4):62-65.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5.04.015
    [摘要](17) [HTML](0) [PDF 935.55 K](2)
    摘要:
    目的 对数字健康技术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应用的相关研究进行范围综述。 方法 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等数据库中的相关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5年2月。 结果 共纳入19篇文献,数字健康技术用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慢性病患者管理的主要形式包括社交媒体、健康管理软件、网络平台、智能可穿戴设备;内容包括日常行为管理、健康监测、在线问诊等。数字健康技术可改善患者血糖、血压、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提升患者满意度。 结论 数字健康技术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慢性病健康管理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未来应进一步拓展更符合基层实际的数字健康技术形式及内容,推动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事业可持续发展。
    16  疾病感知在青年乳腺癌患者心理资本与疾病接受度间的中介效应
    郭圣杰,崔盼盼,刘维,王瑞博,殷露,刘芸梦,李停,陈长英
    2025, 42(4):66-69.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5.04.016
    [摘要](9) [HTML](0) [PDF 925.28 K](2)
    摘要:
    目的 探讨疾病感知在青年乳腺癌患者心理资本和疾病接受度间的中介作用。 方法 便利抽样法选取郑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住院的214例青年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中文版疾病接受度量表、简化版疾病感知问卷、积极心理资本问卷等对其进行调查,构建并检验中介模型。 结果 青年乳腺癌患者的心理资本、疾病感知、疾病接受度得分分别为(118.11±17.46)分、(43.25±8.39)分、(21.25±5.79)分。心理资本与疾病接受度呈正相关、与疾病感知呈负相关,疾病感知与疾病接受度呈负相关(均P<0.01)。疾病感知在心理资本与疾病接受度间起部分中介作用(β=0.274),中介效应占比45.0%。 结论 心理资本可通过疾病感知影响青年乳腺癌患者的疾病接受度。护理人员应采取积极措施增强患者的心理资本,降低其消极的疾病感知,以提高疾病接受度。
    17  2024年INS《输液治疗实践标准》之血管通路装置选择与置入解读
    郭先娟,曹洁,任凭,吕春,丁艳,高佩
    2025, 42(4):70-73.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5.04.017
    [摘要](17) [HTML](0) [PDF 929.00 K](2)
    摘要:
    血管通路装置的选择与置入在输液治疗中至关重要,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随着医疗技术和护理实践的发展,血管通路装置的种类和应用逐渐丰富。然而,如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装置,及血管通路装置置入实践仍然是临床护理中的一大挑战。2024年美国输液护理学会(Infusion Nurses Society,INS)发布的第9版《输液治疗实践标准》为临床护理人员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其旨在优化血管通路的选择与置入过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本文对血管通路装置的选择和置入(vascular access device selection and insertion)部分进行解读,分析其中血管通路装置选择与置入的具体指导原则,探讨第8版及第9版两个版本《标准》的修订之处,以期为临床静脉输液治疗工作提供最新的证据指导,优化输液治疗方案,提高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18  早产儿出院后父母应对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朱小川,张先红,范娟,吴静,魏璐,代蓉华
    2025, 42(4):74-77.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5.04.018
    [摘要](10) [HTML](0) [PDF 922.11 K](3)
    摘要:
    目的 了解早产儿出院后父母应对能力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重庆某三级甲等儿童医院新生儿医护一体化门诊随访的408位早产儿家长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及早产儿出院后父母应对能力问卷对其进行调查。 结果 早产儿父母应对能力得分为(153.68±25.79)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孕周、住院天数、出院时间、父母学历、胎次及是否参加育儿培训是早产儿出院后父母应对能力的影响因素(P<0.05)。 结论 早产儿出院后父母应对能力有待提高,护理人员应根据早产儿及其父母的实际情况,早期制订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及延续性护理方案,以提高早产儿父母的应对水平,促进早产儿居家康复
    19  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患者报告结局评估工具的范围综述
    王得菊,邢树平,何昭好,夏杰琼,李斌
    2025, 42(4):78-82.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5.04.019
    [摘要](7) [HTML](0) [PDF 971.28 K](1)
    摘要:
    目的 总结国内外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患者报告结局的特异性评估工具,分析工具的内容及特征,为工具的选择及开发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范围综述的研究方法和步骤,以PRISMA-ScR报告清单为指导,全面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Embase、OpenGrey、万方、维普和中国知网数据库。提取工具的基本特征(工具名称、构建基础、构建方法、维度内容、信效度及工具特点等)。 结果 共纳入26篇文献,含15种工具,可分为5大类即症状体验、生活质量、疾病感知、自护能力和患者纺织品装备满意度。 结论 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患者报告结局特异性评估工具正处于起步阶段,部分工具仍需进一步研究与验证,临床选择工具时需从多维考虑,工具的开发应遵照相关标准,提高工具的准确性。
    20  宫颈癌患者围术期信息超载潜在剖面及影响因素分析
    张祖雪,王艳,简睿,吴治敏
    2025, 42(4):83-86.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5.04.020
    [摘要](7) [HTML](0) [PDF 988.29 K](2)
    摘要:
    目的 分析宫颈癌患者围术期信息超载潜在剖面及影响因素。 方法 2023年6月至2024年6月,便利抽样方法选取重庆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妇产科行肿瘤根治术宫颈癌患者23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癌症信息超载量表,汉密尔顿抑郁、焦虑量表,癌症应对问卷,领悟社会支持量表等对其调查。 结果 宫颈癌患者信息超载分为低(40.1%)、中(28.0%)和高(31.9%)3个潜在剖面。年龄、学历、抑郁、焦虑、癌症应对方式、领悟社会支持和决策疲劳是宫颈癌患者围术期信息超载的影响因素(均P<0.05)。 结论 宫颈癌患者围术期信息超载从低到高分为3个潜在剖面,医护人员应关注其围术期信息超载水平,帮助其快速理解信息 。
    21  2024年ESICM«重症监护病房的临终关怀和姑息治疗指南»解读
    杨俊,刘梦婕,林钰莲,何云华,苟玉琦
    2025, 42(4):87-90.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5.04.021
    [摘要](7) [HTML](0) [PDF 937.65 K](1)
    摘要:
    欧洲重症医学会(EuropeanSocietyofIntensiveCareMedicine,ESICM)于2024年发布了?重症监护病房的临终关怀和姑息治疗指南?,从国家差异、共同决策、姑息治疗整合等7个领域剖析成人危重患者的临终关怀和姑息治疗的关键要素,并形成8条循证建议和19条专家意见.本文探讨指南对优化临终护理质量、提升多学科协作效率等的临床意义,并提出本土化实践建议.
    22  基于专利分析的轻度认知障碍评估相关设备研发进展
    刘菁,皋文君
    2025, 42(4):91-95.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5.04.022
    [摘要](9) [HTML](0) [PDF 1.19 M](6)
    摘要:
    23  基于家庭的疾病沟通在癌症儿童中的研究进展
    刘海玲,刘果,冀静兰,李丹,王思雨,张瑞星
    2025, 42(4):96-98.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5.04.023
    [摘要](9) [HTML](0) [PDF 900.27 K](3)
    摘要:
    24  即时自适应干预在久坐行为和体力活动中应用效果的Meta分析
    王濯,陈举凤,姬艺菲,张振香
    2025, 42(4):99-103.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5.04.024
    [摘要](17) [HTML](0) [PDF 964.00 K](2)
    摘要:
    目的 系统评价即时自适应干预(just-in-time adaptive intervention,JITAI)在久坐行为和体力活动中的干预效果。 方法 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知网、万方等数据库中关于JITAI应用在久坐行为和体力活动的实验性或类实验性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2月。采用RevMan 5.4和Stata 15软件进行分析。 结果 共纳入13篇文献,共756例参与者。Meta分析结果表明,JITAI可减少总久坐时间[SMD=-0.42,95%CI(-0.58~-0.26),P<0.001],增加轻度体力活动[SMD=-0.32,95%CI(0.14~0.50),P<0.001]。但在久坐次数、中高强度体力活动和长期干预效果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JITAI可减少久坐时间和促进轻度体力活动,但在中高强度体力活动、久坐次数和长期干预效果方面是否具有优势有待进一步探讨。
    25  轻中度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运动干预的最佳证据总结
    张雁群,柳家贤,凌冬兰,刘佳佳,吴晓冰,曹俊
    2025, 42(4):104-108.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5.04.025
    [摘要](7) [HTML](0) [PDF 962.60 K](1)
    摘要:
    目的 检索、分析并总结轻中度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运动干预的相关证据,为临床实践提供借鉴。 方法 按照证据资源“6S”模型,检索指南、专业学会网站和数据库中有关运动干预轻中度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的相关证据,检索时限自建库至2023年12月。对纳入的文献筛选、质量评价、提取和汇总。 结果 共纳入20篇文献,其中3篇指南、2篇专家共识、15篇系统评价,从认知评估、改善各认知域的运动种类及参数、运动安全及注意事项3个方面汇总18条最佳证据。 结论 医护人员应结合患者个体化需求和临床具体情况,根据证据指导患者的运动,减缓其认知水平下降。
    26  头颈癌患者围术期吞咽康复护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韩旭亚,郭莹,曹家燕,陈昌连,王丽佳,徐荣
    2025, 42(4):109-112.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5.04.026
    [摘要](14) [HTML](0) [PDF 943.79 K](6)
    摘要:
    目的 整合头颈癌患者围术期吞咽康复护理的最佳证据,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方法 系统检索国内外数据库和专业网站中关于头颈癌患者围术期吞咽康复护理的指南、专家共识、证据总结、临床决策、最佳实践、系统评价等,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12月31日。 结果 纳入24篇文献,总结9类23条证据,涵盖术前、术后及随访全流程。 结论 系统整合了头颈癌患者围术期吞咽康复护理的最佳证据,为医护人员开展院内—家庭延续性吞咽康复实践提供了科学依据。未来需推动标准化方案、技术创新以提升临床转化价值。
    27  化疗期癌症患者中重度癌因性疲乏预防和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余鑫源,刘敦,巫雨轩,黄思婷,柯熹,罗新楚,杜慧敏,吕丹丹
    2025, 42(4):113-116.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5.04.027
    [摘要](16) [HTML](0) [PDF 939.44 K](3)
    摘要:
    目的总结化疗期癌症患者中重度癌因性疲乏预防和管理的最佳证据,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方法依照“6S”证据模型,检索各指南网站及中英文数据库有关化疗期中重度癌因性疲乏预防和管理的相关证据。检索时限为2014年至2024年6月。并根据文献不同类型进行文献质量评价。 结果纳入文献13篇,其中指南5篇、专家共识3篇、临床决策2篇,证据总结2篇,系统评价1篇,总结预防、筛查、深度评估、管理、随访共27条证据。 结论总结了化疗期中重度癌因性疲乏预防和管理证据,为临床管理提供了循证依据。建议医护人员结合患者个体情况进行证据应用与转化,缓解患者疲乏感受,提高其生活质量 。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